当前位置:首页>新闻资讯
碳纳米管薄膜存储时是如何防潮的?

    碳纳米管薄膜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多孔结构,容易吸附空气中的水分,导致性能下降(如导电性、机械强度变化),因此存储时需针对性采取防潮措施,核心思路是隔绝水汽、控制存储环境湿度,具体方法如下:

    1.密封包装隔绝水汽

    真空密封:将碳纳米管薄膜裁剪成所需尺寸后,用耐温、防潮的铝塑复合膜(如PET/铝箔/PE复合膜)或真空袋包装,通过真空机抽去内部空气,形成真空环境,彻底隔绝外界水汽接触。

    惰性气体保护:对于需长期存储或对湿度更敏感的薄膜,可在密封包装内充入干燥的惰性气体(如氮气),既避免空气残留中的水汽,又能防止薄膜氧化(尤其对未经过表面改性的碳纳米管)。

    密封容器辅助:将密封后的薄膜放入带硅胶密封圈的玻璃干燥器或金属密封罐中,进一步增强防潮屏障,适合实验室小批量存储。

    2.干燥介质控制微环境湿度

    干燥剂协同:在密封包装或容器内放置高效干燥剂,如变色硅胶(吸湿后变色,可重复烘干使用)、分子筛(孔径小,吸湿能力强且稳定)、无水氯化钙(适合短期快速吸湿)等,通过物理吸附降低局部环境湿度至30%以下。

    干燥箱存储:对于大量或长期存储,将密封包装后的薄膜放入恒温恒湿干燥箱,设定温度20~25℃、相对湿度≤30%,通过设备的除湿功能(如压缩机除湿、吸附式除湿)持续维持低湿度环境,避免温度波动导致的冷凝水产生。

    3.薄膜预处理增强抗湿性

    表面改性:对碳纳米管薄膜进行疏水处理,如通过化学气相沉积(CVD)在表面包覆一层超薄疏水涂层(如聚四氟乙烯、硅烷偶联剂),或利用等离子体处理引入疏水基团(如甲基),降低薄膜表面的亲水性,减少对水汽的吸附能力。

    干燥预处理:存储前先对薄膜进行真空干燥处理,在60~80℃下真空烘干2~4小时,去除薄膜本身吸附的水分,避免存储时内部水分逸出导致包装内湿度升高。

    4.存储环境整体控制

    避免温湿度剧烈变化:存储区域需远离水源、空调出风口或窗户(防止冷凝水),保持温度稳定(建议15~30℃),避免因昼夜温差大导致空气中的水汽在包装表面冷凝渗入。

    快速取用减少暴露:取用薄膜时,尽量在低湿度环境(如通风橱或干燥操作间)中快速操作,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;取用后立即重新密封包装,补充新的干燥剂,维持内部低湿度。